四季草莓(Everbearing Strawberry)
四季草莓(Everbearing Strawberry)
這是 F1 品種的四季草莓,具有持續開花的特性,花朵可愛,觀賞期長,適合盆栽或庭園栽培。果實大小約 2~3 公分,屬中型草莓。由於管理較為繁複,推薦給有一定栽培經驗的園藝愛好者。
*F1(First Filial Generation)品種是指由兩個純系親本雜交後所產生的第一代後代。這些品種通常具有「雜交優勢」,也就是在生長勢、果實品質、抗病性等方面表現優於親本。
|
理想環境溫度:20~25°C左右。 |
發芽前不換水 種子發芽之前,不要更換浸泡種子的水。 |
|
發芽前在水中 保持種子浸泡在水中,直到長出芽點為止。 |
芽點朝上 當將發芽的種子播種到土壤中時,必須確保芽點(或幼芽)朝向上方。 |
2-1 讓種子在果凍(凝膠)中發芽!
![]() |
充分浸泡在水中在杯子等容器中裝滿水,放入乾燥狀態的草莓種子。 ※ 在發芽前,請不要換水,保持靜置。 ※ 如果需要加水,請使用靜置過、且水溫與原水溫相同的清水。 |
![]() |
不僅是根,連子葉(雙葉)都伸出果凍/凝膠外之後,再將其埋入土中。
左(X)僅有根點出現。不適合移植。 中(O)根已生長,子葉開始伸出。可以移植。 右(O)根長且完整,子葉已充分形成並伸出。適合移植。 |
種子的埋法(2種方式)
![]() |
一般原則:
請將種子種植進去,讓子葉(雙葉)從土壤上方露出。 ※ 此時,果凍/凝膠部分請務必完全埋入土中。如果露出外面,果凍會乾燥並變硬。 對於從果凍中完全脫離的芽,請用鑷子等工具輕輕地以同樣方式種植。 |
![]() |
A. 植入方式:讓芽點露出土面■ 讓芽點露出土面當種子發芽且子葉從果凍中出來後,將子葉露出土面,剛好種植到土壤表面邊緣 |
![]() |
B. 植入方式:將芽點朝上埋入■ 將芽點朝上埋入當種子發芽且子葉出來後,將子葉朝上,剛好種植到土壤表面邊緣。 ※ 注意不要覆蓋太多土壤。 |
發芽後的管理
澆水(延續前圖說明)
發芽後和生長初期的澆水,要輕柔地進行,避免水滴打濕葉片。等到土壤表面完全乾燥後,再充分澆水。
![]() |
間苗(疏苗)間苗,只留下一株。 在長出約 4~5 片真葉時,進行疏苗,只留下一株。 ※ 時間點:從發芽後約 1 個月到 1 個半月後。 |
![]() |
施肥
長出真葉,植株穩定後施肥。 請將肥料放置在花盆邊緣或根部周圍。 ※ 時間點:從播下種子後約 4 到 5 個月後。 |
![]() |
剪走莖
剪掉走莖 如果走莖(ランナー,Runner)長出來了,請經常從根部剪除。 |
![]() |
授粉開花後進行授粉。 當花開始盛開時,使用刷子或棉花棒,輕輕摩擦花朵內部進行人工授粉。 |
![]() |
採收當果實變紅時,即可採收。 |
發芽失敗的原因
原因 1:溫度
發芽溫度是 20~25℃。
氣溫是否確保在這個範圍內了呢?
如果在中途添加水等操作,可能會導致水溫下降,造成發芽失敗。 (強調水溫穩定的重要性。)
原因 2:水量
是否因為水不足,導致果凍/凝膠變硬了呢?
請浸泡在充足的水中。 (強調需要確保有足夠的水量來維持果凍或浸泡狀態。)
原因 3:種子的個體差異
如果種子太舊,發芽率會變差。

植物枯萎的原因
原因一:澆水過多(根腐病)
原因一:澆水過多(根腐病)
另一個原因是過度養護和每天澆水過多。
如果土壤水分過多,根系無法呼吸,就會腐爛死亡。根系會萎縮消失,變成褐色,變得細長脆弱。
原因二:乾燥
如果你忘記給植物澆水,土壤會乾涸,植物
就會枯萎。
葉子會變得乾枯易碎。
如果葉子裡還有水分,就給它們澆足水。
它們或許還能恢復。
原因三:缺乏陽光(擴展)
如果幼苗發芽後光照不足,莖稈會生長過快,最後
因承受不住花頭重量而折斷,導致植株枯萎。務必確保植株獲得充足的陽光,並避免澆水過多。
原因4:溫度不適合
每種植物都有其最適生長溫度。
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減緩植物生長,甚至
導致植物枯萎。
發芽保證
凡購買SeiShin產品的朋友,我們鼓勵你勇敢嘗試‼️不必害怕失敗‼️這是一次再次嘗試的好機會🫶
📌只需準備以下物品,讓我們幫助你重啟種植之旅🌱:
1. 一個寫有回郵地址並貼上郵票的信封✉️
2. 附上以下資料🗓 :
-你的姓名
-聯絡電話📞
-需要的種子🌱
📨寄到荃灣橫龍街14-22號德士古工業中心B座7樓703室。
我們就會寄一包種子給你再試一次!
凡事都需要經驗累積,而種植始終受很多外在環境因素影響。讓我們一起迎接新的挑戰,享受種植的樂趣吧!













